黄河象300万前被埋于黄河底?“黄河象”属于已早绝迹的象种

栏目:趣问妙答   发布时间:2020-11-14 10:50:57 

本文摘要:“黄河象”属于已早绝迹的象种,是我国科研所人员在甘肃发现的,当时农民在挖土时发现了黄河象的骨架躯体,这具大象体形庞大,身高至少可达四米,之所以叫“黄河象”,是因为它们生活在黄河流域,又叫“黄河剑齿象”。

“黄河象”属于已早绝迹的象种,是我国科研所人员在甘肃发现的,当时农民在挖土时发现了黄河象的骨架躯体,这具大象体形庞大,身高至少可达四米,之所以叫“黄河象”,是因为它们生活在黄河流域,又叫“黄河剑齿象”。

黄河象群生物特征

黄河象300万前被埋于黄河底 牙齿占身体的一半(长达4米)

这位高大的黄河象,身体至少有八米长,在当时的环境下可说是很有力量的存在。黄河象的象牙很长,基本相当于半身不遂。而且头的两侧各有两根长牙,看上去就像两把长剑,所以也可称为黄河剑齿象。

黄河象300万前被埋于黄河底 牙齿占身体的一半(长达4米)

实际上,在始祖象的演化过程中,到了第三代时,已是剑齿象,而黄河象就是其中的一种,生活在距今三百万年前的黄河流域,人们推测这只黄河象可能是由于当时河流泥沙的湍急,不能入河而埋葬在黄沙下,随著时间的流逝,黄河象的骨架被保存得很完整,所以我们现在对黄河象的各种研究,都只保留了黄河象完整的骨架结构。

黄河象的生活习性

黄河象300万前被埋于黄河底 牙齿占身体的一半(长达4米)

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河象,是一种群居动物,通常生活在河流、山谷、丛林等草木茂密的地方。因为黄河象体型庞大,他们每天都要吃足够多的食物,才能维持黄河象的生命活动。一只粗大有力的黄河象鼻子,用来搅动和喝水。

黄河象300万前被埋于黄河底 牙齿占身体的一半(长达4米)

作为一种社会动物,黄河象经常一起活动。而且这些生命活动都是由一只成年雌象一天的活动来计划的,比如组织迁移、觅食等等。黄河象群中的雄象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保护象群安全的责任。分工协作明显,使象群活动正常进行。

黄河象300万前被埋于黄河底 牙齿占身体的一半(长达4米)

由于黄河象的皮肤是裸露在空气中的,而且他们的皮肤上没有毛,所以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皮肤病,为了防止这一点,黄河象经常用各种方法清洁皮肤。比如在河边用鼻子冲水,或用泥土清洗身体皮肤。此外,黄河象还会采食富含矿物质的岩石来补充矿物质。

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未必属实,仅供参考和娱乐!

相关文章推荐:

最新趣问妙答发布:

猜你喜欢:


浏览